刀具市場火爆中國民族品牌正在崛起 |
【作者/來自】網站管理員 【發表時間】2011/11/1 【點擊次數】1788 |
隨著中國汽車、航空、軍工、模具、制冷、電力等精密制造業的快速發展,對金屬加工刀具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迅速提高。據模具網CEO羅百輝表示,全球大約有250億美元的刀具市場,中國約占十分之一,刀具市場約有200億元人民幣,其中高端刀具市場約有50億元,到目前為止,進口刀具仍占高端刀具市場絕對優勢。近5年來,媒體報道過許許多多企業,其中不僅有山特維克可樂滿、肯納金屬、伊斯卡這樣的外資巨擘,同樣有成量工具集團、上海工具廠、株洲鉆石、嘉興恒鋒、阿諾刀具等民族品牌,甚至包括西夏墅工具產業這樣的集群。這些展現的都是民族品牌的發展和壯大。 中國刀具市場無處不在 中國刀具市場無處不在,真正能稱得上全球化的市場。中國高速鋼、硬質合金等刀具材料的用量都居世界前列,市場上隨處可見來自德國、日本、美國、以色列、韓國、瑞典、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國家的刀具產品。像OSG、YAMAWA、EMUGE、Guhring、Titex,Dormer等進口刀具占據了各機加工行業的高端客戶。而國產刀具大多應用在中、低要求的客戶群里,如農業機械、摩托車、農用車、通用機械及中低檔的機器制造工業。這些行業產品的附加值相對較低,所以,對加工精度的要求也只好放寬,以便使用便宜、但精度和效率也相應降低的機器和刀具。盡管這些領域用量很大,市場也不小,但單支刀具的價格奇低。 高速鋼鉆頭出口量極大,國外DIY商場銷售的刀具多用來作家庭手工作業,高端的高速鋼麻花鉆照舊依靠進口; 硬質合金刀具集中在中低檔的立銑刀和易切材料的鉆頭,高檔的如高速銑刀、硬銑銑刀、石墨銑刀、3D銑刀、鋼件及難加工材料的高性能鉆頭、鉸刀等高附加值的刀具還得依靠進口; PCD/CBN刀具集中在廉價的刀片和簡單的鉸刀、銑刀,精密的帶導向條的或可調的或階梯的或成型的PCD/CBN鉸刀基本需要進口,甚至連修磨也要寄到德國去; 鏜刀和刀柄大多只做BT/SK,兩面定位的高速刀柄最近才有公司試生產,高精度的液壓夾頭、熱漲夾頭和變形夾頭還處在起步階段。 近年來,中國刀具企業遍地開花。江蘇常州西夏墅鎮就有上百家刀具廠,酷象德國南部多瑙河谷地區的“刀具之鄉”。羅百輝調查發現,這種私有企業有兩類,一類是屬低水平重復投資的小作坊,這些企業大多從國內刀具廠派生出來的。另一類是從跨國刀具公司派生出來的、起點相對高的企業。事實上,西夏墅刀具廠群多數為重慶工具廠、陜硬廠、株州鉆石、成工、哈工等工廠派生出的私有刀具企業。另外,從日系上海名古屋和大連富士、阿諾公司出來創業的人也有幾十個之多。刀具廠很多,但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復。 盡管如此,經過多年的磨練和努力,目前國內部分刀具企業已經夯實了基礎,企業很重視技術和質量,產品質量穩定,正在逐步替代進口產品,這無疑是振興中國刀具業的燎原之火,是當今中國刀具業的精英企業。
硬質合金棒料: 株硬和金鷺無疑是中國棒料領域的領頭羊,一般的實心棒料和直線內冷孔棒料已基本靠近國際水準,但缺失的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很高的螺旋內冷棒料和晶粒小于0.3微米的高端棒料。如能突破上述產品的技術門檻,全球的棒料市場將會有另外一種格局。 可轉位刀具: 在可轉位刀片領域里,株鉆是一枝獨大,也是我們國產品牌的驕傲。產品多、規格全,車削、斷槽、螺紋加工、銑削加工、鉆削加工用的刀片都有。據用戶反應,株鉆可轉位刀具產品線長、質量穩定,作為可轉位刀具的代表,銑刀盤的質量最能顯示實力。在現代化發動機生產線上,除了株鉆,森泰英格也在下功夫,但產品系列不太全。 整硬刀具: 能代表中國整體硬質合金刀具最高水平的應當是阿諾和株鉆了。阿諾的鉆頭、鉸刀、立銑刀和組合刀具在行業里已是標桿,尤其是阿諾的鉆頭已在國內的汽車、航空等精密制造業里被普遍應用,來替代昔日進口的德國產品。加工鋼件的阿諾高性能鉆頭,在許多場合其性能要超過德國的同行。“把鉆頭做到極致”是阿諾的追求。 株鉆的整硬刀具這幾年也發展很快,質量有明顯提高。得益于長期的行業積累和傲人的硬件設施,只要公司的體制不成為將來發展的障礙,株鉆在行業里的龍頭地位應當在十年內是很難被動搖的。 超硬刀具: 生產超硬刀具的國內廠家不算多,市場做得相對好的有鄭鉆、威士、山田、中天等幾家。幾家公司的規模相差不是很大,產品也大多類同,即以刀片為主,也做一些焊接鉸刀、銑刀等。焊接刀片的性能基本達到國際水平,能替代進口。但那些附加值高的、帶導條的精密鉸刀、直接帶HSK等高速刀柄的成形銑刀、階梯鉸刀等還在摸索階段,離成熟產品至少還需要多年的努力。其中最有希望成為佼佼者的可能是威士和鄭鉆,威士以技術資源、正規管理見長,而鄭鉆則有很好的硬件設備和市場開拓能力。 絲錐: 目前國內主流機加工企業使用的絲錐幾乎都是OSG、YAMAWA、EMUGE、Schumacher等公司進口的。在絲錐領域,中國似乎處于空白。 刀柄和鏜刀: 上工和森泰英格等企業已經開始涉足高精度夾頭的生產,主要是熱套夾頭、液壓夾頭。大部分的刀夾系統仍停留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水平。 普通低精度鏜刀有不少生產廠家,但附加值高的高精度鏜刀領域有所建樹的仍是森泰英格。最近幾年,該公司在產品質量、產品外表和產品種類上有本質的提升。
復雜刀具: 在滾刀、拉刀、花鍵加工刀具等復雜刀具領域里,國有工具廠如漢江占有一席之地,由于這類刀具市場不是很大、投資又大,新進入的企業不多,使得他們在中國的刀具業里也沒有被完全忘卻。 高附加值的復雜刀具,如硬質合金的滾刀、涂層的超長拉刀、精密拉刀等目前也大多依靠進口。尤其是硬質合金滾刀,用量相對不小,基本上從德國、日本等進口。恒鋒可能是國內最有希望能在該領域創造成就的企業,如果能專注做復雜刀具,相信不久將能成為NACHI、SAACKE、FETTE、GLEASON、SMOC等同行的有力對手。 |
【關閉】 |
上一條: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刀具大市場 下一條:千余名專家企業家相聚湖大 機械行業呼喚綠色制造! |